教育、机会与成长:特殊经历与人生选择
书接上回。
最近,损失了三篇文章。
被和谐了两篇。
漏发了一篇。
漏发的那篇,写的白银市的安娜,她本身是产科医生,结果自己生了一个先天性失聪的闺女,今年高考,她格外的紧张。
她讲述了心理变化以及治疗方向。
她跟我讲,闺女跟正常孩子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,给我看了孩子录的视频,可能是她有妈妈滤镜,我一看这个视频就觉得这个娃发音有问题,仿佛老外说中文,比那个还蹩脚,应该是嘴里含了个东西。
主要是训练晚了,七岁才做的手术。
而普通娃呢?
一两岁就开始做语言训练了。
总而言之,已经很牛逼了,通过她了解到了很多,例如手术方案,补贴政策,有国家补贴,有公益组织,有进口的,有国产的,价格差一倍多,那篇文章里,我写了两个我认为很有触动的点。
A,户口迁徙,甘肃那边有些残疾儿童,家长接着迁移户口到珠三角或长三角,甘肃这边的补贴一年才1万多,但是发达省份一年5万多,手术报销比例也不同,公益组织密度也不同。
B,数据重建,咱理解的是,孩子突然能听到声音了,立刻可以无障碍交流了,其实不然,我们说的爸爸妈妈,他不理解什么意思,我们说的汽车、吃饭,他也不知道什么意思,因为他的数据库里没有这些,他虽然能听到了,但是他没有对应的数据库,从而他需要从婴儿开始学起,学发音,学说话,让他看一段文字他会看,但是他不会读,也不会听。
而且,不仅仅失聪人如此,失明人甚至截肢患者也如此。
例如佩戴上假肢后,他并不会行走。
要重新建立信号传导。
另外两篇被和谐的,一篇是谈了我跟前妻怎么未婚先孕以及补办三证的,在千禧年,未婚先孕是违法的,领了结婚证才能允许怀孕,并且要拿到对应的审批手续,允许怀孕不代表允许生,允许生育还需要办一个证,一共是三证。
我推测,就是因为我写了这个。
毕竟,有些历史是不能提的。
也就是我前岳父是当地乡绅,换了任何一个人,大概率都生不下来。
说了对不起闺女。
其实,我当时也不想生。
我才20来岁,我咋能当爹呢?
所以,我当时一直也盼着她流产,结果她要生,她爹让生,我们家这边呢?觉得无所谓,你愿意生就准备婚礼……
于是,暑假,结婚了。
另外一篇被和谐,应该是我跟同学探讨了不该探讨的话题,谈起了普陀山与泰山哪个更灵验,她的身份决定了,她不该信这些,她又是理科生,骨子里也是不信的,她自己也说不信,只是如丁元英一般好奇,去找对应的长老或大师谈谈人生,其实,我觉得,她是信的,因为在他们这个行业里,不同于我们这个行业,我们这个行业只要你足够努力,就能肉眼可见的成长,他们这个行业不是,努力很重要,但是努力的天花板也只有50%的成分,另外50%是运气,你能不能遇到贵人,你能不能走狗屎运,就如同她完全就是狗屎运,无知少女,只有内部人才知道这四个字是什么意思,就是凑数的,但是她又很牛逼,一般凑数的等着退休就行了,她没有,又进了一步,因为她遇到了最好的契机,扶贫,她又愿意为人民服务,吃住都在一线,结果在大家都不看好她的时候,她又起飞了。
完全是运气!
运气在人生中占比有多高?
若是畅想未来?
1%。
核心是咱自己努力+争取,机会都是咱创造的,我命由我不由天。
若是回顾过去?
99%。
看我就行了。
从高中开始,我没考上高中,按理说,要么去当兵,要么去工地,而且我也的确去了工地,结果那年县里缺钱,卖高中名额,我爹有钱,给我买了一个。
于是,我就读了高中。
更有意思的是,我读高中后,让人告了,钱又退回来了。
但是,学籍没退。
一般,类似我这种买上的,都是木头,坚持不到高三。
我竟然坚持到了。
但是,我学习不怎么好,从五六十名不断的往前赶,但是进度有限,高三那年,我现在的二姐夫追我二姐,当时我二姐跟个高中生似的,十九还是二十,大学毕业分配回来教高中,二姐夫为了追我姐,把劲头都用在了我身上,他给我老师送礼,让给我调位,让给我个性化辅导,还给我买牛奶,结果我竟然过了本科线,而且超了37分,我们班第三名。
这个命运转折够快吧?
报济宁医学院,分太浪费了。
报山东师范大学,只能报非师范专业。
那时,我是可以报青岛大学,但是父母觉得人生就俩选项,要么学医,要么当老师,所以没考虑太多,决定去读曲阜师范大学数学系,全国TOP5的专业,我姐夫在这读的本科,另外我们家邻居在这里当博导,我爹去给人家说了说,说重点给关照一下,该花多少钱尽管花……
这个事,我爹后悔到现在。
当年,应该什么都别说,先给2万块钱。
一是高估了我的分。
二是低估了竞争激烈程度。
三是没有这么办事的。
很早很早,我就知道了录取结果,我没有被数学系录取,而且没有被本校录取,去了日照校区,而且是印刷专业。
超级失望。
那时二姐一直鼓励我复读一下,说复读一下肯定能考山大,我是死活不复读了,但是我也不想读这个破专业,一家人哄着我,去上了学。
正常轨迹是什么?
本科毕业,进了印刷行业。
要么,就是研究生,进了公务员。
要么,就是研究生读了本校师范专业,当了老师,初中的、高中的、大学的。
我大学同学,要么在印刷领域,要么公务员,要么老师。
结果?
正好赶上了互联网大爆发。
论坛很火,聊天室很火。
我在里面如鱼得水。
很短的时间内,我就在校区成名了,不仅仅是我们学校吧,还有山体、外国语、水利学院、日职,算是整个大学城吧,那时动不动就有粉丝请我吃饭,有些粉丝还是大学老师,我貌似第一次就是跟一个大学老师,第二次是跟山体一个练投掷的,第三次就是我前妻,但是我始终坚持一个口径,我跟她是第一次,这也是她坚决生下来的缘故,觉得好完美的爱情。
为什么说凤凰男不靠谱。
因为,饿怕了。
吃相超级难看。
对女人也不尊重。
就是集邮模式,来者不拒,谈了到底多少个,我自己都没数了,大学以前,咱长的不行,又没有特长,从来没被女生喜欢过,突然成名了,无数人喜欢,从一个极端到了另外一个极端,真的是玩玩的心理,也骗色也骗钱,尤其是我那时的读者,要么是同龄人,要么就是30岁+的,那时能上网的多是体制内的,咱动不动就问人家要钱……
为什么我在最春风得意的时候回了农村?
就是因为我突然意识到,我德不配位。
我要回炉重修。
修行好了,再出来。
所以,我对现在的自己是满意的。
那时我是学生,我前妻已经中专毕业了,我家没有她家有钱,因为她爹是乡绅,是医生,她就从家里拿钱给我,每次给我写信,都在信里夹着现金。
所以,虽然今天我一直都觉得她是个傻逼,但是也不妨碍我对她依然很好,至少很包容……
我们这种人是劣质基因。
不该多生孩子。
前段时间,给闺女送自行车的时候,闺女跟我讲谈了个男朋友,一起练CROSSFIT的,已经工作的男人,家不是咱山东的,但是有正式工作,我不支持也不反对,只提到一点,保护好自己,别怀孕,别染病,别的没啥。
另外,有些东西不是越多越好。
总觉得自己年轻,皮肤也紧致,应该尽情的体验,否则以后老了,体验不动了,关键是身材也不好了,自己不好意思示人了。
其实,这是错的。
这会导致你阈值越来越高。
久而久之。
会爱无能。
你不会爱人了,也不会专注了,也不懂的欣赏心灵美了,总觉得那部分才是爱情,灵魂反而不重要了。
比生理阳痿更可怕的是精神阳痿。
所以,我觉得应该反过来,不是真爱,不是情投意合,不是两情相悦,不要随意在一起,适度的克制可以让自己余生更加的幸福。
这是,肺腑之言。
当然,孩子未必能接受。
甚至觉得爹,你是不是觉得我很乱?
不是。
是告诉你,性在两性关系里,比例很小很小,是顺其自然的事,但是,若是年轻的时候,你把这个跟爱情划等号,你会有思维惯性,觉得爱情就是这些。
不是。
从西宁,我就要开启回家之路了。
要放在过去,会犯愁。
这么远。
有了特斯拉,有了智能驾驶。
无所谓了。
就当在办公室上班了。
在办公室也是坐在椅子上,这个也是坐在椅子上。
从西宁回家的路上,刚开始会有一段山路与隧道,我觉得开智能驾驶也需要做心理训练,例如一个大弯道,你若是觉得智能驾驶开的太快,你害怕,那么很容易人工干预,反而容易出问题,你要训练自己适应这个速度,相信它,那么反而更安全。
中途,我要停一站。
这一站有个姑娘,健身达人,身材很好,骑行、跑步、登山,前段时间刚攀过乞力马扎罗,她叫狼外婆,之前经常在文章下面回复。
我联系了她。
同时联系了我们的媒人,Q老师。
当地的读者,多是Q老师给我发展的,若是我是传销头子,她就是当地的传销站站长……
Q老师是个小学语文老师。
Q老师在城西头,狼外婆在城东头,我决定夜宿Q老师家门口,毕竟我跟Q老师是老朋友,每次路过都见一面,乃至她说懂懂要来的时候,男朋友第一反应是,懂懂不是刚来过吗?
上次来,应该是一年或两年前吧?我爬嘉峪关的时候。
都讨厌懂懂。
讨厌归讨厌,依然允许。
我去接Q老师。
就在学校门口。
正好是放学时分,她出来就挽着我的胳膊,我就在想,你也不怕绯闻,这成何体统?不过我反过来一想,她在学校里百分百是个另类,因为她算的上当地教师里收入最高的,年收入200万+。
为什么这么牛逼?
有绝活!
当地教培教辅领域,基本都知道她。
标杆一般的存在。
我在想,她看同事们,肯定是看一群傻子,但是她一定是反过来表现的,对每个人都很尊重,生怕一不小心刺痛了谁。
这就如同我跟赵老师去采访上市公司老大,上市公司老大上班时,他让司机把他放在大门口,他走进去,跟保安、保洁都要打招呼,他说当老板一个很重要的工作是看到所有人,他们很在意有没有被看到,甚至你无意的没看到,他们就延伸了很多很多……
这种收入差带来的思想差距,绝对是云泥之别。
彼此都不理解。
Q老师跟我讲,我对八卦早已经脱敏了,我离婚的时候,有20多个版本,我自己都不知道我为什么离婚的,他们竟然已经帮我罗列了一二三,后来他们找我求证,我都回答,是的。
Q老师是我见过除了我以外,朋友圈运营的最好的一个。
她说,有时太忙了,忘记更新读书笔记了,都有朋友催更,Q老师,今天的电影观后感以及读书笔记没发。
Q老师最早是混豆瓣的。
写影评的。
貌似还拿过奖。
她说,当那个晚上,她突然遇到了懂懂日记时,她如同发现了一个宝藏,竟然有人写的如此深邃……
我当真。
因为,写文章的人更懂写文章的人。
她能读到没写的内容。
大部分读者只能读到写的内容。
没写的,才是高水平范畴。
就如同苏超里,连云港VS淮安,最后一分钟淮安角球,守门员也跑进禁区抢点了,结果被连云港打了一个防守反击,空门。
下面全是骂守门员的。
其实,守门员这么做一点错都没有。
有年,山东队客场打江苏队,足协杯决赛,山东队就是读秒时间绝杀了江苏队,当时就是山东队守门员王大雷先顶到了球。
守门员一般都是大个,很适合抢高点。
因为本身0比1落后了,最后一分钟了,完全是破釜沉舟,顶进去了就是1比1,顶不进去也是输。
所以,守门员没错。
相反,是对的。
是江苏没有职业联赛,职业球迷太少。
另外,这个角球发错了,不该发地滚球,而是必须发起来,靠头球抢点……
什么是看见的力量?
若是我跟任何一个人讲,包括我跟我亲姐讲,我有个朋友,小学语文老师,搞数学培训班,就她自己一个人讲,只利用节假日,一年200万+的收入。
我姐我姐夫都不信。
为什么我信?
因为,这样的样本,我认识两个。
一模一样。
你看不见,是不可能相信的,当然,也看见了,也相信了,也白搭,因为这些领域完全拼的专业性,一句话,在这个领域,除了我,在座的全是垃圾。
记得,我在写作系列里写过。
有读者在微信上问我,能否把Q老师的微信推给她。
我拒绝了。
因为,这不是一个好的时代。
过去,谁优秀,谁值得学习,谁值得尊重。
现在?
谁优秀,谁遭遇举报。
尤其是在职老师。
大家可能对老师群体不了解,老师群体是最爱举报的群体,没有之一。
你不能比我们优秀。
咱必须一样窝囊。
狼外婆怎么认识Q老师的,狼外婆当时在一家英语培训机构当代课老师,她本身就久闻Q老师的大名,于是慕名而来,拜师了。
所以,狼外婆算是Q老师的小迷妹。
Q老师跟我讲,狼外婆认识她以后,她知无不言,凡是知道的都愿意分享,后来狼外婆也单干了,干的非常好,说狼外婆这个人一定能发展起来,因为她非常用心,每次见面都做笔记,而且能记住,这是我们认识的第多少天……
这种顺杆爬的能力,是优秀人的基本天赋。
昨天,日照茶仓老板会会姐给我发信息,说青岛来了个客人,是懂懂老师的读者,但是没有懂懂老师的微信,买过两次茶叶,觉得不错,自己本身有店,想过来考察一下。
我接着帮着求证了一下,看看有没有下单。
结果是YES。
说明,没有撒谎。
这种人,我就很佩服。
能顺藤摸瓜。
但是,不要撒谎,同一天,退休大姐给我发信息,截图了一个头像,问我认识不?
我说,不认识。
这个人说是买过我们很多东西,跟我也很熟悉,咨询她如何起号的。
我又让同事去后台给求证了一下。
没下过单。
其实,不需要撒谎。
你可以说是懂懂的读者,但是没必要说是懂懂的朋友,说是懂懂的朋友不是什么好事,按照懂懂的尿性,你本身是女的,又说是他朋友,大家第一反应是,睡过。
这是我第一次见狼外婆。
前一天,她刚跑过马拉松。
她整个人是阳光的,奔放的,若是她在沂水办辅导班,我不参加高考我都想去听课,人非常有感染力。
关键是如Q老师所言,学习很用心,每个细节都会仔细记录。
她选的赛道不好。
英语,最卷。
Q老师的这个赛道,准入门槛非常高,只有当过高考状元的人才有资格办辅导班,这么说,是不是又觉得Q老师很反差,一个大学霸竟然是一个小学老师。
她是真学霸。
语文牛逼,数学更牛逼,拿过全国第二名。
我多次问她同一个问题,靠天赋吗?
她认为,是的。
她现在也是出题委员会的,例如出了题,她来测试难度……
具体,不能说太多。
那天,有个细节,我们三个人要喝酒,我们坐出租车去的饭店,路途很远,要半个多小时,路上我们一直在聊这个话题,临下车的时候,出租车司机朝Q老师竖了大拇指,意思是他都久闻大名,而且很后悔没有让孩子参加Q老师的培训,说当了解到这些的时候,已经晚了,孩子已经要高考了。
我跟Q老师说,你在这里,就仿佛我在沂水,但是我们是反过来的,人家对你的评价不是八卦,反而是积极向上的,而对我的呢?我动不动在沂水听到懂懂的八卦,关键是他们还不知道我就是懂懂。
Q老师说,自从疫情后,人们对八卦没有任何兴趣了,仿佛一夜间,每个人都只关注自己了,办公室也不爱八卦任何人了。
其实是一种生活情趣的降低。
佛系了。
躺平了。
Q老师问我,会把我写进文章里不?我一定要收藏。
我当时没有答应。
包括,我现在写,也很犹豫。
因为,我写这些是双刃剑,一不小心让人对号入座,就给举报了,因为收入太扎眼了,我能理解是因为在我的朋友圈里,这个收入不算什么,但是对于月薪几千元的教培工作人员而言,这个就太扎眼了,关键是现在各地都在打击教培。
放开是早晚的事。
若是不放开?
更撕裂。
我前面写过,大家以为是段子,临沂这边怎么让老师补课?一到周末,给孩子与老师买上机票去上海。
你以为是开玩笑?
是认真的。
沂水这边呢?
商务车接送去青岛或日照。
你知道为什么我每周都发一个陪孩子吃顿饭不?
也是类似的原因。
跟地下党没有任何区别,我要把儿子与老师安排在一个安全的地方,然后上完课以后,我去接送他们,顺便陪孩子一起吃个饭。
像我们找的这个老师,周六周日两天是3200元。
安排的满满的。
Q老师跟这个模式是完全一样的,只是我们家的这个是一对一,她是一对多,但是收费依然是这么高的。
我二姐夫这种,齐鲁名师,若是他愿意干,一小时800元起步,有个退休干部给我爹买了条裤子,然后委托我爹联系我二姐与二姐夫给补课,没要钱,因为这个事我们全家对我爹进行了批判大会,一条裤子100块钱你付不起?我爹委屈的要哭,意思是争夺了半天,若是再争下去,就恼了,不好。
我爹这样的农民,都被人尊敬到这个地步了。
普通老师不值钱,例如那些合同工,一对一就是200元一个小时,这些我都找过,我给儿子找老师找了半个县城,试了一个不合适,要么是人家觉得咱不合适,一看,妈的,写文章的,一不小心就把他给卖了。
过去,大家可以明目张胆的去教培机构。
学费还低。
严打以后,全成了一对一。
更贵了。
因为头部资源就那些。
你真以为他在家闲着?
县长请你,你去不?
Q老师讲了一个故事,一把手两口子去她家给做饭,让她腾出时间来给孩子辅导,就是因为生源优质,所以她几乎不会被举报,能意识到数学是一切根本的家长,本身就不是一般的家长。
反过来想想,我爹我娘以及我姐他们当年对我有多大的误判?我一个学渣,竟然让我去读曲师数学系?
我连印刷专业都混不下来,别说数学系了。
我从认识了Q老师后,我就下决心把儿子数学搞好,当然不能找亲戚,我这些亲戚都太贵了,我找个便宜的。
回到饭局。
狼外婆,真的好好。
真的很少遇到这么有感染力的姑娘。
我作为老大哥,提了一个看法,我认为,若是深耕这个领域,靠努力是没用的,例如努力招生,用心上课,都没用。
就一个点管用,你是谁。
你有没有绝活?
这一点,Q老师认为,我总结到点了,一切都是术,核心还是你有没有真东西。
饭局上,我给规划的建议是:
A,要有两到三年的留学经历。
B,瞄准一所大学,拿到准入门槛。
C,总结出一套属于自己的教学体系。
好了,现在你不再是一个没有编制的培训机构英语老师了,你是XX大学的英语讲师,你有过常春藤的留学经历,这个放在你们同行里,不就是鹤立鸡群吗?
最关键的一点,一切可捷径、可运作。
你说自己教学氛围好之类的,这些都是自己认为的,家长角度不考虑这些,更考虑老师是谁,例如我儿子学钢琴,钢琴老师是临沂大学的,一年只收几个学生,学费超级贵,而且动不动冷嘲热讽,咱一样选,他真教的好吗?咱又不会听,反正把孩子是训的嗷嗷的,我爹经常跟我讲,这个老师不行,说话太难听,说咱家孩子是木头!
是木头,咱也续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