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吕梁饭局到延安工地:一次关于社会变迁与人性博弈的深度对话
书接上回。
在吕梁吃完饭,俩人问我去不去太原?
我说,我好不容易跑出来的,咋能往回走呢?
那只能,回头联系了。
他们要回家照顾孩子……
山西饭局有点山东化了,是不是这几年山西境内很多山东人在这边当领导,虽然我们都没喝酒,但是依然是以茶代酒,一句接一句,最后一次碰杯的时候,姐夫说,祝国家繁荣昌盛,祝咱兄弟姐妹以及家人都身体健康,平安。
我说,不管大家说经济衰退也好,大环境不好也罢,我感觉整个社会财富以及我们个人财富都是蒸蒸日上的,整个国民素质也有了质的提升,看行车秩序就可以了,这次我从忻州到朔州的路上,遇到了两辆拉着警报的救护车,前面的社会车辆都会积极避让,甚至提前避让,另外就是没人跑应急车道了,过去山东那边,前面一堵车,应急车道就堵上了,现在前面堵车,应急车道也没人跑,不完全是监控拍照的事,就是大家压根就觉得那是错的,是不应该的。
姐夫说,大家都学好了。
我说,我个人的理解是,年轻人逐渐成了路上的主流,年轻人多是受过高等教育的,而当年在路上的那些司机呢?老了,时代是怎么进步的?就是老思想,老习惯的人,不断的进坟墓。
路上的车子越来越好,老百姓的精神状态越来越好。
社会越来越包容。
前天,闺女跟我讲,他们班有个男生一心想当女生,平时就是女生打扮,也吃激素……
这不是关键。
关键是,同学们、老师们,竟然能接纳他。
放在我们那个年代。
这不就是二胰子吗?
闺女还给我发了同学的合影,很乐观很积极的一个孩子,只是那手那脚,怎么看也不像女生。
前天,我跟一个女老师吃饭,她副业年收入200万+,搞教育培训的,很反差的一位大姐姐,穿着时尚大方,当年高考语文状元,奥数全国第二,目前是一名基层语文老师,你这么想,她看她的同事们,不就是看一群傻子吗?她的同事们能理解她吗?能不八卦她吗?何况她是个单身,又穿的花枝招展,我去接她的时候,就在学校门口等的她,正是放学时分,她接着就揽上我的胳膊了,她压根不在乎。
这样的人,在她同事眼里,绝对有N多版本。
她自己就跟我讲,光她离婚这一件事,在同事嘴里就听到了20个版本……
吹牛逼吧?
年入200万还上班?
你说吹牛逼就吹牛逼吧,这就如同那天准院士跟我闲聊,说有朋友让帮着介绍客户买土特产,后来那个朋友感叹,你咋全给介绍的是博士?准院士说,我同事,我邻居以及我的学生,都是博士呀?我身边就是如此。
很自然,女老师收入低于200万,也不可能跟我是朋友。
多简单的道理。
闲聊时,我问女老师,我来接你,不会有什么八卦吧?
她说,你有没有发现,自从疫情后,所有人一瞬间都活明白了,焦点从别人身上转移到自己身上了,貌似突然对八卦别人没兴趣了。
我说,的确有点。
她说,特别明显,每个人都开始关注自己了,别人爱怎么就怎么,与咱无关,所以,他们也没兴趣八卦我。
只是,为什么是从疫情开始?
是疫情治八卦?
还是?
不得而知。
我的观点是什么?
整个国家在蒸蒸日上,我们更要蒸蒸日上。
经济困难?
我们依然要蒸蒸日上。
我们要做那种不管在什么环境下,都蒸蒸日上的人,都说大环境不好,你去LV店门口看看,天天排队,路上宝马奔驰烂大街了,是你的环境不好,不是所有人的环境不好……
他们俩回太原,我去银川方向,接下来,我要爬定边、盐池的长城。
我搜了一下定边与盐池的酒店。
没有像样的。
不如,我朝下到延安。
延安,我哥有基地在这里,为延长石油做服务的,当然,说在延安,一般是在延安境内的某个旮旯里,我给我哥发了条信息,延安这边有人吗?
我的意思是,有熟悉的吗?
他说,你过去就行了,正好有招待,咱跟美居有协议,酒店很不错,当地人都在那搞婚礼。
我说,有人我再过去,没人我过去干什么?
他说,过去看看吧,帮你充满电,不要钱。
我说,给我个联系人。
他说,我推给你。
前面,我说山东高速让江浙沪落下了一大截,这次我意外的发现,河南、陕西也反超了山东,看一个细节,陕西的高速普遍有两个概念,充电或加油站是延长石油的,充电速度快,加油质量好,服务区购物或吃饭呢?叫长安驿,装修的非常好,服务也很好,有些服务区偏僻的你无法想象,依然是这个标准,一进去,仿佛到了香格里拉酒店,香薰味道很好闻,你能想到那个场景不?服务区外面是茫茫大漠,一进室内,仿佛回到了大都市。河南应该是模仿长安驿,也做了类似的概念,山东高速还没开始行动呢!
延安这边,我读者也不少,但是我觉得一联系就要吃饭,要么就喝酒,太耽误时间,还是联系我哥比较靠谱,我以为会有老家的人在这里,可以开车带我进山里玩玩,山里有很多有意思的东西,例如云贵川会针对油田以及矿业产区提供棚户区服务,有正规的,有不正规的,一发了工资,甚至会从西安、银川往这调姑娘,这个现象朔州、榆林以及鄂尔多斯都很常见……
负责接待我的也是一位大姐,应该也是体制内退休的,我哥在各地的主管多是这个类型,例如沧州的那个。
开了一辆VOLVO XC90,她也是刚吃完饭,说是西安那边过来的,与工程有关的,没有特别重要的事,就是例行招呼,安排一下吃住,仅此。
问我有没有来过延安?
我说,来过,好多次。
她问,有没有特别想转的?
我说,没有。
她问,黄河大鲤鱼吃过没?这个不撑肚,再吃一顿也无妨。
我说,吃过,上过舌尖上的中国。
她说,是。
安顿我住宿。
我说,不用,你的钱与我的钱,其实都是我们自己家的钱,我用我自己的钱还能刷一下华住会的积分。
她说,那听您的。
我问,现在工地离城区远不?
她说,钻探的一共两个分队,一个去了甘南,一个在子长,离的最近的就在子长,你要去看吗?
我问,多远?
她说,100公里吧。
我说,算了。
她说,你若是只是想看看油田或炼化,附近就有,我可以带你看看,晚上很震撼,废气还会直接排空燃烧。
我说,不了,我还是睡觉吧。
她说,我带你转转吧,你哥说你爱好地理历史,我作为本地人,带你溜达一圈。
我说,行吧。
路上,简单聊了一下,散客这几年是有所上升,但是团客要少了许多许多,可能财政开支在压缩,一些不必要的外出研学都砍掉了……
我说,前天,我路过一个红色景区,门口饭店老板跟我讲,今年直接没什么游客,往年大巴车都没处停。
VOLVO姐问,董老师,您是计划在延安待多久?
我说,明早一睁眼就跑了。
她说,那我明早陪您吃早餐。
我问,这一套是不是跟山东人学的?
她说,不是,我们这里也是这么招呼客人。
我说,不用。
她儿子在德国留学,她是XX集团的,国企,外派欧洲待了两年,回来提拔了一级,接着退休了,退休对所有人都是利好,因为可以让一个位置给别人,同时呢,她可以干点自己喜欢干的事。
我问,是在德国吗?
她说,不是,一个小国家,我们在那边有项目,但是去德国也很方便,欧洲就那么大。
我问,你在那边是主管?
她说,常务主管,上面还有个大的,但是他不经常在那边,主要协调一些大的关系,我们是具体干活的。
我问,现在欧洲穷不?
她说,相比之下,我觉得国内算好的,那边其实很困难。
我说,所以我觉得德国股市一直创新高,逻辑上讲不通。
她说,德国我不了解,因为我只是偶尔去看看孩子,我所在的地方,大公司在裁员,小公司业务惨淡,但是呢,他们调又起的很高,利润低于30%直接不考虑,姿态依然很高。我在那边待的这两年,整个人很割裂,在欧洲的时候,觉得这些人慢悠悠的,什么也不着急,做个广告牌,交货期一个月,还贼贵,我就想,你们早晚被中国超过。回到国内,大家一天10个小时,一周7天的干,把便宜的东西卖到全球,让全球享受中国低价劳动力,而企业又赚不到钱,很多出口欧洲的商品售价低于国内成本价……
我说,那些是赚退税的,把退税当利润的一部分。
她说,我割裂的原因是,我不知道什么是对的,什么是错的?到底是高福利慢悠悠是对的,还是我们这种无限内卷是对的?
我说,都是对的,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,并且会相互轮回。
她说,在那边的时候,一种深深的无力感,类似的感慨还有很多很多,例如招聘,我们这个行业专业性是很高的,最初是国内招聘发过去,不管是985还是博士,都差太远了,理论与实操完全是俩概念,后来我们那边就不让国内朝那输送了,而是我们自己招聘,招聘那些从国内一点点升级打怪到欧洲的,甚至起点只是专科的,有一个算一个,都很扎实,怎么说呢?欧洲人是松弛的,但是想立足欧洲的外国人是内卷的,需要真本事,否则留不下,我走的时候,欧洲那边整个团队已经非常稳定了,基本都是这一类实干家,最早去的那一批博士,基本都退回了。
我问,这边一个月给你多少工资?
她说,4000。
我问,有双休?
她说,时间相对比较自由,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休假日,迎来送往,甚至偶尔会帮着去市场上买机械配件,就是打杂的。
我问,若是单位返聘呢?
她说,返聘不能回原岗位,只能去一些不熟悉的领域,例如仓库或宣传,一个月也就是三四千块钱,我觉得既然已经走了,就不要再回去了。
我说,怕自己有落差。
她说,那倒没有,是想换个工作,换个心境。
我问,我哥这边还能干多久?
她说,原计划是到2028年,现在看的话,可能会更长,但是,业务变窄了,就是原先到2028年全部干完,现在可能到2030年才能干完,今年很多业务都被延期或叫停了,所有大基建大探测项目都进行了一次二次评估,一是评估经济价值,二是评估财政压力,很多高速、地铁、高铁都因为这个原因被PASS掉了,要么延期了,这边原先有两个工地,现在撤走了一个,说在甘南那边也不好干,被叫停了好几次,前几天你哥还跟我商量,实在不行派我过去,又担心我年龄大了,会高反,最终不知道让谁去解决的。
我说,不是说我同学帮着揽的吗?我同学在那边是很牛逼的,现在在青海挂职,应该是她在青海一起挂职的甘南同事给介绍的。
她说,工地是勾心斗角最密集的区域,尤其是咱是环节施工,不是整体施工,咱只负责钻探这一个环节,若是咱那边没人盯着,一不小心就被人设了坑,是他们故意挖的坑,是协作商给挖的,目的是什么?未来把你挤出去,人家领导来检查,一看,你这都干了些啥呀?
我说,原来这么复杂。
她说,有些标线都给你画错,你若是自己不测一下,打下去就完了,工地是最基础版的宫斗剧。
我说,非洲那边工地我待过,我觉得没有这么复杂,只是觉得工人之间会有一些摩擦,另外就是男女关系。
她说,境外工地又不存在这种施工方之间的争宠,一个管理单位,看中你这个业务的肯定有四五个人吧?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施工队伍,这个环节你胜出了,但是别的环节可能就是另外一个领导的队伍,你觉得他不会给你穿小鞋?
我问,验收会不会更多问题?
她说,这就是我的工作了,来验收的全是未中标的选手,你怎么介绍,怎么展示,怎么先入为主,怎么让他们不说NO,这就是核心学问。
我说,一个人给个大红包。
她说,这个不管用。
我问,我哥没让你买发电机?
她甚是惊讶?
我接着追问,买了?
她说,最初我买了一个二手的,15KM的,2万多块钱,主要给无人机充电,我不知道你现在了解不,像我们这边山区,现在一些前期基建多用无人机施工,无人机是用来开路打前站的,例如铺设轨道打固定桩,都是无人机运送混凝土上去的,我租给他们,一天是500块钱,月租是5000块钱,但是有个问题,海拔一高就有问题,另外动不动报修。
我说,国产柴油机不适合长续航。
她说,功率跟不上,现在一般都是两块或三块电池同时充,15KM很紧张,今年春天我买了一台康明斯的20KM的,一台无人机电池充电是6KM,满足3个电池同时充没有问题,又买了辆二手皮卡,一共投资10万出头。
我问,今年能回本不?
她说,够呛,因为我本身还雇了个人,若是不雇人直接长租,一个月租1万元没有问题,但是没有这么多长租业务,一般就是用个十天八天的,而且动不动跨省跑,我这个好处是本身在这个行业里,大家照顾照顾就能赚点,若是个人投资的话,还是需要发平台广告之类的……
我说,我在爬长城时经常遇到这类施工,我看很多都是从村里直接扯电出来。
她说,近的可以,远了不行。
我问,那为什么搞无人机的不自己买个发电机?
她说,转场成本太高,他们整个业务核心就是飞手,他们是全国作业,甚至飞机都是租的,今天可能在陕西施工,明天就去海南了。
我问,他们是怎么接单的?
她说,飞手就跟潜水员差不多,也分等级,然后他们有类似滴滴的平台,上面不断的有任务,谁都可以接,有些会对执照有要求,这些飞手多来自一线城市。
我说,怪不得感觉他们气质跟普通工人不一样。
她说,现在最大的业务,其实是农业用,我给你看个APP,就是个供求信息,有租无人机的,有飞手,有发电机,应有尽有,你以为老百姓种地自己买了个无人机?!其实不是的,而是直接发布任务就可以了,自己有5000亩玉米,要打药,愿意出多少钱,有人一算,觉得租了发电机+飞机+路费,有钱赚,就去了。
我说,我看过他们施工,我觉得咱普通的那些玩无人机拍摄的,搞不了这些。
她说,搞也能搞的了,但是效率没有这么高,你看他们施工就跟全部按了加速键一样,一块电池一次也就是运输四到五趟,所以必须争分夺秒,这边飞机一到,马上挂上,那边飞机一到,马上放下。
我说,飞机看着很小,但是在下面感觉人被吹的站不住。
她说,很大很大。
我说,我哥他们都是买的大发电机。
她说,还是大的好,因为现在环保先行,尤其是一些自然保护区,施工是有要求的,不能使用燃油机,那只能使用电力机械,但是没有电怎么办?你用发电机他们不管。
我说,掩耳盗铃。
她说,地铁,高铁这些,纯电施工没有问题,因为会有电力配合,先给架线,普通工地,又是临时性的施工,谁给你架线?
我问,有拖欠租金的没?
她说,我们这个没有,你哥的那种基本全是拖欠,这就是为什么没人愿意干的原因,但是你哥他们有自己的想法,最终肯定用别的方式结账了,这些东西外行人玩不转,你哥的这些发电机也是别人抵给他的,也是人家的一种结算方式。
我说,是的。
晚上,我还要写文章,聊了一会,就分开了。
我这种人,太自私,不懂的分享,从而没有什么朋友,也没什么合作伙伴,什么都是自己干。
我哥呢?干什么,都想拉着几个人。
当然,也没少被坑。
晚上十点多,一个临沂的号码给我打电话,子长那边工地带班的,我嫂子那边的亲戚,问我睡了没?说我哥很早就联系他了,但是我哥一直没把我电话给他,可能是我哥那边信号不好,他不确定我的行程,从而没盲目的往延安赶,是我跟VOLVO姐分开后,VOLVO姐跟他讲的,说已经招待完毕了。
我跟嫂子那边的亲戚普遍不熟。
是不亲。
除了跟小舅子还行。
这次,我原本走保定到大同的,但是我一想到小舅子神神叨叨的,算了,我还是走石家庄吧,一打电话就跟我叨叨家里那些事,说凤霞做爱不让亲嘴,怀疑外面有人了……
人家都说家丑不可外扬。
你倒好。
整理完文章,11点多了,我想把今天听到的八卦跟我在青海挂职的同学聊一聊,我给无知少女发信息,问睡了没?
她说,没,你也好久不跟我聊天了。
我说,我最近忙着卖茶叶呢。
她说,看到了,主要是我不喝茶,也没支持你。
我说,你竟然没买。
她说,你知道,我不需要,我也没买过,我所原单位驻地就是茶叶主产区,一年到头茶叶不断,你需要我可以分你一些,我觉得你也不喝茶。
我说,差不多。
她说,你好久没采访我了,我攒了好多好多新瓜。
我说,主要是你的瓜,我都不能写。
她说,可以变通一下。
我说,也要谨慎,容易砸了饭碗。
她说,我还有个事想问你,我要带着孩子去XXX,我不想联系官方的,也不想联系同学,就是想安安静静的,你看看有没有熟悉的资源,可以带我走走的,你也不用介绍我是谁,就是你的一个普通的路人甲同学,咱该给钱给钱。
我问,是我给钱还是你给钱?
她说,我。
我说,我有个日本留学生朋友,她现在在那边,我推给你。
然后,我们就断了联系。
她应该去聊天去了,我还没开始我的正题呢,想采访一下,工地上不同施工方真的会相互使绊子吗?全是笑面虎吗?
快到12点了,给我发信息:你的朋友真好,特别热情、周到。我很感动,谢谢懂懂先生。
之前,我跟她探讨过一个话题,业务上的朋友这么多,等你退休了以后,例如你要出去旅游,各地都有当年工作上的朋友,甚至曾经是同事,会联系他们招待吗?
她说,若是联系,一定是高标准的,但是呢,整个游戏规则就是人走茶凉,所有的焦点永远在后来者身上,当咱不在对应位置上时,其实再联系人家,对人家是一种打扰和不尊重,一旦退休,原先的身份以及朋友圈就全部卸下了,咱自己会主动当个路人甲,就是个退休老头老太太。
我说,就怕不甘心。
她说,所以,就是修行问题。
12点了,睡觉吧,原本想问的话题我也不想问了,因为我觉得她大概率不知道这些勾心斗角,我哥也不会让她知道的,因为我哥觉得自己能解决,不会什么事都找她,这些小事找她,只会被她理解为解决问题的能力太差,而且我若是问,可能会有告状的嫌疑,万一她不知道,而她也小题大做了,反而惹祸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