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咖啡车到执法观察:武威见闻
书接上回。
从乌鞘岭下来,计划夜宿武威。
告别了咖啡小哥。
这些咖啡小哥,真是一举多得。
实现了流浪的梦想。
卖咖啡能补贴点费用。
靠短视频或直播能赚人气。
还不断有人千里送ABCD。
最差的结果就是只实现了流浪。
最好的结果是全都有了!
一路上,我遇到N多咖啡车,只有月亮门与乌鞘岭这俩咖啡小哥搞到了女人,而且都是千里送系列,晚上就住咖啡车里?洗澡不?
各地景区停车场,多有咖啡车。
但是,多是短途移动的。
老板就是当地的。
例如,沂水有段沂河在抖音上火了,叫小桂林。
人山人海。
里面就有几辆咖啡车。
也不拍短视频,也不搞直播,就是纯粹的卖,卖冰淇淋,卖咖啡……
这个赛道,看似小众。
其实,拥挤。
运动领域有个说法,准入门槛越低的领域,进阶越难。
咖啡车,准入门槛太低。
买个车,买上设备,简单一学,就出徒了,没有太高的门槛,至于说你会拉花或者你对咖啡的研究深入骨髓,也没什么用。
说真的,若不是为了文艺,大家对你的冰淇淋以及咖啡压根不敢消费。
还不知道你用的什么食材。
为什么有人抢购了200杯蜜雪冰城的柠檬水去景区卖,一扫而空。
一是,你下单,人家未必送。
二是,这是品牌,至少食材放心。
昨天,我骑车时,路边有人摆摊,自制酸梅汤,3元一杯,我在想,你自制的玩意,还不知道干净不干净,送我我也不喝。
当然,咱也不是他的目标客户。
能到乌鞘岭以及月亮门的散客,多是略文艺的,至少懂点户外吧?那么来杯咖啡是基本操作,有的真的很专业,问问用的什么咖啡豆,什么多冰少冰,咱也不懂,别看我偶尔也在书店捣鼓咖啡,但是我只能捣鼓全自动的,这些手冲我搞不了,我看他们搞这些,都跟做化学实验似的,讲究豆子的产区,烘焙程度,关键是要用天平称重……
讲究,仪式感。
沂水小桂林的游客呢?
90%就是县城以及周边乡镇上来的。
从而,我旁观这些咖啡车。
冰淇淋卖的不错。
咖啡,反正我看了一下午,没看到卖出一杯。
很多东西,要选对目标客户。
就如同那些无标淀粉肠,咱不会吃。
但是,不影响它是每个景区摊位的标配。
骑车时,再饿,我也不会轻易点这些,在沂水这边,偶尔我想吃烤肠了,就是点王家面馆的,因为老板我很熟悉,老板是那种很有职业操守的,他说用金锣的就是金锣的……
我同学在济南工作,很高大上的角色。
她每次回来都要点王家面馆的外卖。
不是我科普的。
是她在沂水工作时就如此,是有次同学聚会,聊起了王家面馆,她说她也是这家店的忠实消费者。
你是不是用心,消费者能感受的到。
崂山有N个景区,其中有个景区叫崂顶,是一个纯粹爬山的线路,当地人爬的很多,濒临登顶的位置,有个烤肠的摊位。
貌似是10块钱一串。
这个摊位跟我们常规见到的烤肠摊位不同。
他主动展示食材。
什么品牌的。
生产日期。
咱看了接着就会买,知道这是放心产品,为什么崂山会如此?
消费者教育出来的。
若是杂牌的或者无牌的,青岛人压根不消费。
临沂炒鸡,全山东的招牌。
今年是2025年,我在临沂吃到了两家很高大上的炒鸡店,符合我胃口的,一个是洪沟崖,一个是大椿,这两家店的特点都是足够现代,符合现代人对菜品的要求,少调料,尊重食材本来的味道,少油少盐,不能跟传统的临沂炒鸡似的,油乎乎、盐乎乎,大料一把一把的往里放,我经常调侃,把拖鞋切切放进去都是鸡肉的味道。
我在青岛生活时,是2007到2008年。
那时,我们进崂山吃鸡。
崂山的鸡,无论是炒的还是炖的,已经是这个样子了。
炖的,几乎就是清汤。
炒的,也是鸡肉本来的颜色和味道,顶多是放几个辣椒。
所以,市场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。
客户在选择商家。
商家在选择客户。
相互选择,相互教育!
所以,未来的中餐的发展方向是什么?
不是鲁菜。
不是川菜。
而是粤菜!
前几年,流行移动烤全羊,抖音上很火,不仅仅流动的火,固定的也火,我见过最夸张的烤全羊是秦皇岛的董家口长城下面,整个村子都烤全羊,走在大街上没别的,全是烤全羊的炉子,感觉有上千个,一到夏天,这里一天要烤多少羊?别的地方河流提示多是不能乱倒垃圾,这里的提示是不能在河边杀羊。
一杀,可能血流成河。
我去的时候,感觉这些烧烤炉,多已废弃。
我日常上班的十字路口,停了一个皮卡,就是烤全羊的,我看动辄一停就是好几天,一动也不动,烤全羊最核心的是推广,推广就需要拍抖音。
能把抖音玩明白的,没多少。
我看浙江有个烤全羊的,抖音搞的很好。
但是,幕后的付出应该很多,他全程都佩戴摄像头,需要挨着一点点剪辑出来,还有一点,现在的人都不愿意出镜,你把人家发出来了,是不是不合适?
例如我搞只羊。
你来烤,谁来我这里了,都让你记录下来了。
我觉得不合适。
短期来看,移动烤全羊有没有生意,全靠自己抖音主动推广。
那,有没有一种情况。
烤羊的不玩抖音,但是吃的人发抖音,从而产生了口碑效应呢?
有!
我就遇到了一个。
两位女士。
开了一辆长城皮卡。
羊是已经杀好的。
她们是一羊八吃,不烤,只煮,锅碗瓢盆,包括桌子,什么都带着,你在哪里,他们去哪里,这是我见过最牛逼的移动商贩。
第一,她们俩很专业,一看就干过厨师。
第二,这种吃法,利用率最高,几乎是全羊宴,凉拌蹄筋,葱拌羊肝,还有孜然羊排,根据吃的量不断上菜,还有羊汤,最后剩多少羊肉给主家留下。
她们就不拍抖音。
抖音是我们拍的。
下次,我们再搞野炊,也会喊她们来。
她们是临沂市兰陵县的。
跟江苏挨着。
跑到我们沂水需要俩小时吧?
不止!
我们是晚饭。
午饭她们俩是给另外一个地方服务的。
当时我就在想,每个觉得生意不好干的,又懂点厨艺的,都该跟着学习一下,真的很用心……
我们是在河中间扎的营。
她们俩过不了河。
我们一群玩越野的,非给开过河不可。
两驱的?
无所谓。
一群大G+一群大猛禽,生怕你不陷,一陷车都很兴奋。
我们把她们的车子给开进了河中间。
接着就一群人围观。
有人问,卖吗?
不卖。
留个微信吧。
这群车友,家里有人过生日或搞野炊,自然也会联系。
烤全羊的利用率很低。
人吃两口,就吃腻了。
但是这种一羊N吃呢?
不会!
我旁观了她们俩工作,其实很简单,支好桌子以后,一边是煮肉,一边是切配料,配料就是葱姜蒜,要切很多很多,因为大部分都是拌菜,凉拌羊心,凉拌羊蹄……
那盘碗需要刷不?
不需要。
都是一次性的。
这种为什么比烤全羊更有传播力?
因为,大家觉得这个钱,值。
吃的舒坦。
不说这些了,毕竟咱也不会去摆摊,我要是来摆摊,要么卖扎啤,要么卖大锅菜,扎啤有这么大消耗量吗?
我们这群车友喝酒,不是说吃饭才喝。
是渴了就喝。
我过去找他们汇合时,说闲着也是闲着。
喝瓶啤酒解解渴吧。
接着就是三瓶。
是从中午喝到了晚上十点。
捡瓶子的老头来,我们跟他讲,现在有点早,等一会,还有100多个,听着很夸张,一人三瓶就60多瓶,岂止3瓶?
他们喝酒都是先慢后快。
记得有次在沙漠,应该就是火星基地那次,我们遇到了浙江一个车队,俩小伙觉得自己酒量可以,就跟我们一起篝火,起初是三口一杯或两口一杯,啤酒。
他们觉得,山东大汉,不过如此。
包括林薇薇也经常跟我讲,你们山东人喝酒,压根不行。
后面?
就是一口一杯了。
再后面。
就是碰瓶,一碰就吹瓶。
正常喝酒就是一人踩一箱,最后数瓶,浙江俩小伙全喝跑了。
我不行。
啤酒,我最多就是三瓶。
还有一点,他们不劝酒,你喜欢就喝,不喜欢就算。
都是年轻人,又都是干事业的年龄,整天不就泡在酒缸里吗?
山东人喝啤酒,基本就是论箱喝。
是一人一箱。
喝白酒,正常的酒席,完全跟下来节奏,不投机的前提下,就是七八两白酒,若是个人再单独表示一下,基本就是一斤白酒。
山东人均白酒消费全国第一。
不是浪得虚名。
基本,能端起酒杯的,半斤酒没问题。
真的一顿能喝一斤多的。
也有。
少!
但是,也不要谈酒色变,现在山东酒场上劝酒的很少,例如我基本不喝酒,大家也不劝,跟车友喝点啤酒,也随意,你想干了就干了,想喝一点就喝一点,无所谓,即便是在山东,现在年轻干部有半数是滴酒不沾的,工作不照样开展?
但是,外地来的朋友,切记一点。
要么,你死活不喝。
要么,你奉陪到底。
你若是想,我稍微喝点,表示表示。
那就完了。
在山东,只有不喝与喝醉两个选项。
没有微醺这一说。
懂懂,你不是说,跟车友聚餐,随意吗?
那是车友。
大家都是放松状态,谁也说服不了谁,谁也不绑架谁,大家都是出来放松的,不是PUA你的,你不喝更好,省下,反正什么都是AA。
车友在一起,哪怕买包盐,也是算的很透彻。
这样的好处是,怎么玩,都能玩的很持久。
谁也不欠谁的。
车友远道而来,到沂水玩耍,我要不要请吃饭?
若是人少,例如五六个,七八个,我请没有问题,若是人多,例如十几个,你请,人家也不去,觉得太破费了,不如AA,关键是他们都是野人,喜欢户外,不喜欢在城市里。
若是了解纯爷们文化,就玩越野。
若是了解年轻人文化,就玩赛道。
开个吉姆尼,能否融入越野圈?
很难。
吉姆尼的优点是车身轻。
玩泥巴不容易陷。
爬山能力强。
但是,缺点太明显,例如跑长途跟不上,高速上跑120感觉要飞,而现在越野车的主流是大排量大马力,例如我们这群车友基本都是人手一辆猛禽,路上动辄跑一百四五,马力小了,完全跟不上节奏,记得走丙察察时,我开的LC76,真是连尾灯都看不到……
还有一个缺点,就是动力太弱,玩不了大穿越。
这是马力时代。
我看抖音上,总有人抬杠,说他家的拖拉机越野能力更强。
那是你不懂越野。
若是拖拉机的越野能力更强,越野车就会设计成拖拉机的结构,拖拉机在越野车面前什么都不是,爬坡不行,拔河不行,涉水不行,除了犁地可以外,一无是处。
为什么没人反驳?
因为,科普了,你也不懂。
越野车。
第一是马力。
猛禽是380马力。
家用拖拉机,很多网红开着去越野的那种是12马力,注意,不是120马力。
偶尔,我们在路上遇到拉货的大型拖拉机,要么是25马力,要么是50马力。
第二是减震。
你看网红开着拖拉机爬坡,为什么会翻,甚至有个被砸了车下,就是因为减震不行,拖拉机压根没有减震,没有减震就容易跳跃,动力瞬间就没了,为什么跑沙漠要换减震?就是预防弹跳。
有人说一辆巴哈赛车的减震能买套房,这个可能有点夸张,我们跑沙漠用的氮气减震也要两三万。
第三是车轻。
车轻是非常大的优势,越野车玩到最后就是轻量化,例如我们穿越罗布泊,在平坦路上,我们猛禽太有优势,减震全是FOX的氮气减震,在无人区坑坑洼洼的路上跑120很轻松,但是一到软沙区呢?频繁的陷入,我们领队是一辆霸道4.0,他车身轻,很少陷车,而且他油耗也很低,他准备的备用油都卖给了我们。
有次在翁牛特,也是软沙区,猛禽、陆巡都陷了,我开着LC76去拉的他们,我的车有多轻呢?他们压过的车辙很深,我压过都没什么车辙。
那为什么玩着玩着,最终又都选了猛禽,车那么重。
因为,三个原因。
第一,马力大,比陆巡5.7的发动机还变态。
第二,舒适,尤其是高速,堪比轿车。
第三,需求,到沂河下下水,爬爬附近的山,大家对这些已经没兴趣了,更多的兴趣是穿越,无人区呀,沙漠呀,这种大结构的穿越,动力与舒适才是第一选择。
稳定性不考虑吗?
过去,丰田为什么一枝独秀。
稳定性。
现在,为什么是长城坦克的天下了?
因为,现在的车子,品控都不错。
要说什么是工业垃圾?
美系车都算。
猛禽是,牧马人也是。
那,大家为什么不喷?
因为,大家对国际品牌自带友好滤镜,觉得有缺点也正常,牧马人没有不漏雨的,猛禽过了5万公里到处异响,我们当年团购的那批穿越罗布泊的猛禽,不到5万公里就全卖了,又买的新的。
美系车就如此。
新车里最好玩的就是美系,动力大,舒适。
老车里好玩的是丰田。
这个二手市场也能体现,丰田,永远保值。
大猛禽呢?
贬值速度超级快!
有些朋友还有些梦想,例如买个乌尼莫克,或者是依维柯刚出的四驱房车,以后流浪地球,这是不是很好的选择?
不是!
车重就是最大的问题。
在路上我们经常能遇到乌尼莫克系列,七八百万的越野房车,其实就是跑跑公路,真的跑无人区?
也只能跑矿山路。
若是下道?
一旦陷车,谁来救援?
若是走那些乡村泥泞小道呢?
不需要四驱。
我们这群车友里,也有玩类似房车的,也是依维柯系列,就是两驱的,大家去哪他跟着去哪,一样跑,真陷了也无所谓,一群人救。
过去,维维主要玩跑车。
自从跟着我去了一次罗布泊,回来就开始入坑了,买了坦克300,又买了爆改牧马人,牧马人是一辆二手的,前车主光改装花了50多万。
我现在对越野车也脱敏了。
那句话很有道理。
拥有是最好的祛魅。
一一体验,一一放下。
接下来,我要玩的是货车系列。
言归正传。
过了乌鞘岭就进入了武威,2006年我来甘肃的时候,当时我有三个读者在兰州,当时我才23周岁,但是我读者多是40岁+的,这也很神奇。
一个在机关单位。
一个在兰州当兵。
一个在《读者》杂志。
机关单位的这个招呼的我,请我去黄河边喝茶,那种八宝茶,早上带我去吃的兰州牛肉面,当时刚开始流行那种由第三方来提供清洗的餐具,我记得一碗面是2块3。
他老家是武威的。
给我讲了马踏飞燕是武威出土的。
兰州火车站前面有个巨大的。
还送了我夜光杯,葡萄美酒夜光杯里的那个夜光杯,说是用祁连山上的玉石雕刻而成,貌似现在还存在我婚房里。
对武威,我就记住了这两点:马踏飞燕+夜光杯。
过了乌鞘岭的河西走廊,有绿色。
但是,整体感觉是很干旱的,放眼望去,到处都是荒漠感,这种荒漠感一直延续到蒙古,当年跑高速需要过省界,两个地方总觉得很别扭,一个是晋北与陕北,跑着跑着到陕西了,跑着跑着到宁夏了,因为陕北很狭长,夹在了山西与宁夏中间。
另外一个就是新疆与内蒙古。
新疆与内蒙古接壤吗?
大部分人认为,接壤。
其实,不。
中间隔着甘肃。
为什么要这么搞?
这是当年划分省界的一种潜规则,有些不能接壤,有些可以接壤,另外,一定是镶嵌模式,例如东北几省,不能有独立的入关路,例如赤峰有时属于辽宁有时属于内蒙,就是钳制需要。
一大早,我从武威出发,去边塞爬长城。
大清早的边塞也很有活力。
跑步的。
骑车的。
若在沿海城市,这些场景很常见。
稀松平常。
但是,在这里,就觉得很突兀,女士穿着瑜伽裤,抖音+网购的结果,抖音负责引导流行,网购负责发往全国各地。
这些边塞之地的衣着打扮已经跟内地没有任何区别了。
还有骑行者。
装备也很前卫。
长城的那一边,就是内蒙古的沙漠。
这一边呢,就算绿洲。
长城是建在山上的,山既可以挡风又可以挡沙,关键是山的这边形成了一个天然湖泊,开车过来的路上,一直在提示水源地,我理解的水源地就是日照水库那么大,结果到跟前一看,跟我们村的水库差不多,很小。
也能理解,毕竟这里如此干旱。
能有水面已经是很奢侈了。
一圈都是农田,算是河西走廊我走过的地方里,土地最肥沃的一段,郁郁葱葱,有区域小江南的感觉,农民也相对比较富裕,住着政府统一盖的房子,还有慈善机构捐的太阳能,上面还写着捐助机构。
难怪能买的上瑜伽裤与自行车呢。
爬完休息时,骑车的也过来休息,我以为跟我年龄差不多,是个老头,因为自行车我们聊了几句,我也算骑行达人了,共同话题还是很多的,我给他带去了内地先进的骑行理念,例如高踏频、高座高……
老头很反差。
一般都是父母种地,儿女出息。
他正好相反。
他是退休,而且是公检法的。
他孩子在这里种地。
应该也是规模化种植,因为沿途我会遇到皮卡拉着无人机,喷洒化肥或农药的。
如何让一个正经人放下伪装?
就是不再端着。
就是把他拉下水,聊一些平时不能聊的。
例如,聊聊吃了原告吃被告。
聊聊近20年的权力变化。
他总觉得我是自己人,问我是不是当过兵,还是在相关单位工作?因为他觉得我对这些很熟悉……
出门在外,身份都是自己给的。
我肯定给了他一个很认可的身份,就是他觉得我就该是这个身份。
他讲了一个故事,为什么现在执法尺度宽松了,亲民了。
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。
利益不挂钩了。
罚你的钱,又进不了我腰包,也进不了我们单位腰包,过去是对立面,现在完全可以从对立面变成自己人,罚了你的我也没好处,但是少罚一些呢,你可能就给我一些好处。
这一点,我感触特别深。
过去我跑高速,尤其是济青南线,动不动就有罚款,草丛里都是,隧道里也是,现在呢?你随意跑,只要区间测速别超了,压根没有罚单,我感觉好几年都没有了,有个说法,当年设备方参与分成……
老头的意思是,不管哪个部门,只要罚款与返点挂钩?
你放心,罚单要多10倍。
那么多小金库以及家属院怎么盖的?
不就是这么盖的吗?!
所以,规范执法的根本,是罚款分配问题,罚了你没好处,谁愿意罚?与其开罚单不如要开罚单,然后看你表现,这就是为什么说,市场管理部门这几年最吃香,普通办事员都能喝上茅台了,为什么请喝茅台?
就是刀下留人!